第72章 赶稿(2/2)

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,www.kcbook.cc,若被浏/览/器/转/码,可退出转/码继续阅读,感谢支持.

可喜可贺的是,向晚晚并没有主动做出弃坑的决定,而是《唐歌》的载体《立报》直接停刊了——这让向晚晚可以光明正大对外宣称:

真不是我想坑的,作者也没办法,是官方逼我的!

后世某名为往事书的作者的膝盖微妙地中了一箭……(真不是我想坑的,是官方逼我的!jj锁了我的文,申诉了也没用……但是我回来了!)

………………

“其实你不用坐在这里等我的,”实在是受不了了,向晚晚停下笔,抬头对白奕秋诚恳地说,“我觉得你完全可以用这段时间去干点别的事情啊!”

说实话,写东西其实是很私密的事情,如果全程有一个人坐在你对面,看着文字一点一点从自己的手下涌现……心理压力实在是很大。

白奕秋并没有理会她,只是拿笔点了点她刚刚才写出来的几页稿子的某一处,道:“这里……”

“哪里?怎么?”向晚晚下意思探出身子想要仔细看看白奕秋说的是什么,然后忽然反应过来现在不是讨论情节的时候,遂又坐了回去,挥挥手道,“现在什么都别和我说!让我静静地赶稿!”

也不知道一直叽叽喳喳不安分的人究竟是谁?白奕秋瞥了她一眼,决定自己大人有大量,不必和向晚晚多做计较。

………………

白奕秋其实以前并不是很喜欢看报读小说。

在他看来,不过是虚构的故事,消遣罢了。至于一些人为了故事里人物的生平遭遇而心情激荡久久不能自己,那实在是大可不必。

虽说故事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,但是生活里发生的种种往往比小说里精彩复杂得多。有时候白奕秋会想,这世界上那么多人连自己的生活都经营不好,却还偏偏爱替故事里虚构的人物操心,实在是厚此薄彼,抓不住重点。

可是谁知道有朝一日,机缘巧合之下,他竟然成了某位不入流的作者的第一位读者,甚至还能就此为她提出种种的修改意见。这样一想,人生可不就是比故事里要复杂得多么?

白奕秋自此才有些明白那么多人喜欢看小说的原因,渐渐品出其中的趣味来。

别的作者的故事暂且不论,至少在向晚晚笔下的故事里,所有的冤屈都能够昭雪,所有的误会都会解除,所有的好人都会有好报,所有的好意都不会被辜负,所有的故事都会圆满。从此,良辰美景,花好月圆。

这样也不错。白奕秋想,良辰美景,花好月圆,岂不是再好不过?

就比如说向晚晚最近在写的所谓武侠小说。人们接触的小吏多了,于是就期盼遇上包青天那样的清官为自己主持公道。等到发现官员们的心黑得个个活似包拯的脸,于是便想着,至少皇帝是圣明的,要怪的话也都怪官员糊弄圣天子,只要皇帝微服私访,查明一切,天下自然有道。等到发现官员是奸臣皇帝是昏君,对官府没了指望,于是又盼着有侠客能大杀四方为民除害。清官明君侠客梦,也不过是个童话。

童话就童话,没什么不好。

白奕秋看着对面向晚晚奋笔疾书,偶尔遇到某些段落,咬着笔杆子皱眉思索,神情严肃认真,像是遇到了极大的困难。她想得非常认真,不,其实她做什么事情都非常认真,只是会在紧张的时候口不择言,给不太了解她的人留下飞扬跳脱的印象。

还有那支笔……那支笔……

看着看着,就出了神。

白奕秋一开始其实不喜欢沪上这座城市。

这座看似繁华盛景的城市,在白奕秋初来乍到带着白素素漂泊的那几年,从未温柔地对待过他。是在这座城市里,他一点一点抛弃了那个过去温柔的自己,一点一点变得冷硬,也一点一点地明白了世路险膨,人生实难,挣扎着努力地活在这个世上,也无非等于衔草于老树之巅,结巢于风雨之际。

可是难得的,白奕秋莫名地觉得今天风很轻柔,阳光正好,店里黑胶唱片放的那一把细细柔柔的歌声也是恰恰好的顺耳,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,街上是寻常的市井人生,寻常的熙熙攘攘,其间可能并没有可以书之于史、勒之于铭的大事,只是细细琐琐的俗事俗务。

和向晚晚呆在一起的时候,他心里总是会生出一些矛盾的想法。比如此时此刻,他渴望和向晚晚吵上一架,也渴望抱抱她。白奕秋甚至想,要是世上只有他们两个人多么好,那么他一定要把向晚晚欺负得哭不出来。

………………

因为和你在一起,突然觉得沪上很美。

………………
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