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1章 祭天地信安王出征(下)(1/2)

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,www.kcbook.cc,若被浏/览/器/转/码,可退出转/码继续阅读,感谢支持.

好事者涌向神策军营,长安城宏伟宽阔的街道竟然发生了拥堵,乌泱泱的人潮在汇聚着,好像那里是个有巨大吸引力的黑洞。但就在奔跑中大家已经明白过来,只闻号炮而城墙上没起狼烟,鼎盛的大唐是没有任何势力有胆量、有能力攻击到长安的!要是这点儿自信都没有,也不配做大唐人!

最早传闲话的人受到各种白眼,好心的长辈在奔跑中语重心长的教训他:“憨货你小子记住,我大唐只有出征,示警是别国的事儿!哼,猜都不会猜,净说丧气的话活该你家穷一辈子!”哪儿有劝导啊分明就是诅咒。

神策军营门口都是来送行的百姓,就算是瞧热闹也都怀着振奋的心高呼“大唐必胜”、“神策军威武”!营门外倒比营门里人多呢,气势也更盛……一个个踮着脚尖扒着眼儿张望,生怕错过精彩细节。

只见那高搭的点将台上披红挂彩,信安郡王李祎如金甲天神般傲然站立挥舞着令旗,胸前飘洒五缕雪白的长须威风凛凛,另一手中高举的唐刀在半空中烁烁冷芒。往台下看,二十八个方阵踏着一样的步伐,持戟的都是锃光瓦亮,配弩的各个精神焕发,只有四个方阵没有明显特征,殊不知那才是最厉害的,他们怀中有震天雷那种大杀器。

一百零八声号炮响毕,众将拜天,三军祭地,每人一碗烈酒下肚,随着李祎的仪刀利落的挥下,神策军营门嘎啦啦打开,百姓们急速往两边闪躲自动列成队,那二十八个千人队上马的上马、驾车的驾车逐次冲出,在百姓们的欢呼声里目不斜视,以坚定的步伐踏出隆隆的轰鸣。

昨日像那东流水大军出征不可挡,今日震我心捷报收……三月二十日的清晨,长安城刚刚在第一缕曙光中开启城门,就迎来了东北前线疾驰回的骏马,信使的嗓子都喊哑了,还是不停的在飞驰中嘶嚎着“东北大捷!营州解围!阵斩三千!契丹遁逃!”撕裂着长安早春的迷雾,百姓们在欢欣中惊醒,不顾寒露打湿衣襟就都跑上街来,只为听清楚些。

其实比百姓们更激动、急切的是官员们,兴庆宫的大门还没落锁呢,门前广场上一水儿的紫袍金带鹤翅冠,已经弃了车驾聚在一起互相说着“同喜同喜”开怀大笑。没有人注意到,真正主事的宰相、大将军、六部的尚书都没在场。

唐玄宗并非没起床,正相反,皇帝陛下彻夜就没睡!中书令萧嵩、门下侍中韩休、平章事张九龄、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等等都陪在左右。唐玄宗书案上摊开的战报可和外面嚷嚷的不同,密密麻麻写满了字……或者说,清晨开城门疾驰进来的那个信使,是昨夜皇帝故意派出去的。

就在半月前,平卢先锋将乌承玼对右路军都督赵含章进言:契丹是很厉害的敌人,前日一击而退并非不堪一击而是要引诱我军,应该按兵不动以观其变……但赵含章却执意不纳仍率部追赶,遂与契丹众在抱白山展开激战。人困马乏之时果然有伏兵杀出,山谷四面皆闻战鼓,高山上箭如雨下,任凭唐军铠甲坚固可抗击一时,终究寡不敌众是眼瞅着要在所难免了。

抱白山连绵十里都是三尺厚的积雪,三月的空气在长城之北毫无早春的生动,在西北和中原驰骋惯了的战马都流露着怯懦,不是对敌人,而是对环境……环境就是最大的敌人!这里不但有躲不开的严寒,还有放眼望处处晶莹雪白的颜色,除了雾气中的灰白就是阳光下的亮白……后世有专有名词叫雪盲症!

幸好此刻进入了短兵相接的搏杀!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

>